靶向定位放射疗法在前列腺癌治疗中获得重大进展
来源:源道隆医学科技 | 发布时间:2021-10-14 14:35:08 |
前列腺癌是一种威胁男性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,发病率和死亡率都位居男性恶性肿瘤的第二位。前列腺癌目前的主要治疗方法有手术、放疗、化疗、雄激素剥夺(去势疗法)等。然而,这些疗法的效果会随病情进展逐渐降低乃至无效化。研究表明,在去势治疗的1-2年内,几乎所有前列腺患者都会逐渐演变为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(castration-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,CRPC);更为棘手的是,其中约86%转变为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(metastatic castration 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,mCRPC),这是导致前列腺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。
本月,诺华(Novartis)宣布美国FDA已经接受该公司为177Lu-PSMA-617递交的新药申请(NDA)并且授予其优先审评资格。该药物为治疗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(mCRPC)靶向性放射疗法。其原理基于放射性核素标记配体技术。放射性核素标记配体通常由3部分组成:放射性核素、载体和连接分子(螯合剂等)。与其他常用的治疗性放射性核素相比,177Lu展现出有利的治疗特性:释放低能β射线可用于治疗,最大组织穿透直径<3 mm,能精确地破坏小的肿瘤及转移性病变,并且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较小;同时释放低能γ射线,可进行SPECT/CT显像和剂量测定;物理半衰期较长(6.7 d),能进行远距离运输;不良反应小,成本可以接受;生产潜力大,易于辐射防护。因此,177Lu是一种适合体内治疗使用的放射性核素。
PSMA是一种II型跨膜蛋白(双核膜结合锌蛋白酶),也称作叶酸水解酶I或谷氨酸羧肽酶II。PSMA含有750个氨基酸,包括3个部分:膜内段、跨膜段及膜外段。膜内段和膜外段含多个表位,可与多种单克隆抗体和小分子配体结合,是近年研究的热点。PSMA在大多数前列腺肿瘤细胞表面、肿瘤相关新血管上高表达,表达水平随着肿瘤去分化程度、转移性和激素抵抗性的增加而增加。同时,PSMA在前列腺正常上皮、小肠、肝、肾和唾液腺等正常人体组织中低表达,表达水平仅为前列腺癌的1‰~1%。PSMA的配体与PSMA亲和力高,结合后通过网格蛋白介导的胞吞作用内化。基于以上理由,PSMA被认为是前列腺癌诊断和治疗的理想靶点。
近年来,放射性药物与靶向递送技术相结合,成为肿瘤精准治疗领域的一个重要方向。诺华的177Lu-PSMA-617使用了与PSMA高亲和的小分子配体作为靶向性分子,177Lu为放射治疗效应分子。该药物的小分子配体与表达PSMA的前列腺癌细胞结合,从而令放射性核素177Lu贴近靶位点释放的辐射能杀伤肿瘤细胞。177Lu-PSMA-617最近关键性3期临床试验显示了积极的结果,与标准治疗相比,177Lu-PSMA-617与标准治疗联用,显著改善PSMA阳性患者的总生存期(OS)和放射学无进展生存(rPFS):患者中位总生存期延长了4个月,死亡风险降低38%(HR=0.62, 95% CI:0.52,0.74),患者出现放射学疾病进展或死亡的风险降低60%(HR=0.40,99.2% CI:0.29,0.57)。值得注意的是,在安全性方面,177Lu-PSMA-617组出现治疗相关不良事件的比例(85.3%)远高于对照组(28.8%)。
作为全球新型抗体的先进技术提供者,源道隆(苏州)医学科技有限公司拥有一流的纳米抗体研发能力。纳米抗体具有分子量小,亲和力高等特点,非常适合与放射性核素偶联药用。源道隆医学观察愿意进一步推动新型抗体与放射性治疗技术的结合,催生新一代靶向性放射性疗法,早日攻克难治的晚期恶性肿瘤。
上一篇:
HER2双特异性抗体Zanidatamab应用于乳腺癌治疗获得进展 下一篇:
全球首个肺癌肿瘤疫苗宣布三期临床获得正面结果